为了进一步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好的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6月9日,区文化生态保护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了黔江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普及项目展览、非遗宣传普及、非遗研学体验、非遗展示展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 非遗项目展览 /
大力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了非遗知识普及,详细讲述了非遗的概念及黔江区非遗项目的概况,学生们对非遗项目都特别感兴趣。
/ 非遗研学体验 /
让孩子们走进非遗,走进博物馆。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制作技艺和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等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展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刘沛良给同学们讲解了石鸡砣土陶的历史发展,土陶的制作技艺。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现场将进行了零距离的手工体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


/ 非遗展示展演 /

/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宣传/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此次活动,我们还对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进行了宣传。

通过非遗体验、触摸历史文脉,可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将进一步唤醒大家保护非遗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